
淨水系統處理器的基礎功能是水質分析,正確的水質報告將有助技術人員規劃出合適的排污處理方案,在設計排污設備時準確調校容量大小,以免日後浪費食水。另一方面,正確的水質分析報告也有助維修人員判斷濾材的更換時間。
水質要求視乎用途而定,家用淨水系統和工業用的超純水系統完全不一樣。一般家庭食水可能只需要去雜質處理,但電子廠那種超純水就可能對水質要求更高,多數都需要去離子化處理。
有些淨水系統處理從業員對此比較有經驗,他們知道活性碳可以去除水中的雜色、異味、有機化學物雜質。然而,如果要更進一步計算活性碳槽的大小、反沖洗所需的間隔時間、更換濾材的間隔時間等數據,就必須使用更精密的計算方法,而這個任務就只有電腦的系統分析才能做到。
淨化水系統處理器採用逆滲透設計,這個系統的操作過程和污水處理程序都取決於水質,因此使用者必須對每個水質項目指標都有基本認識,水質項目指標主要有總溶解固體、鹼度、硬度、酸鹼值、溫度、濁度、淤泥密度指數、砂石、鐵、錳、鋁,餘氯及溶氧等,當中或多或少都會牽涉到水質化學。選擇前處理設備時,水質分析資料可幫助技術人員挑選合適的配件,讓淨水系統處理器更切合使用者需求。